英文很重要,跟能做一雙好鞋子,烤一條好麵包,精準的修理家裡漏水管線,甚至種出五分地的好稻米同樣重要。
然而,你我都不像Tony Stark,不會允許你同時精通好幾項重要的事情。台灣的教育也很少告訴年輕人,除了考試以外,有什麼東西更值得你花成本投資。
聽到吳寶春師父竟然因為「不會講英文感到難過」,我覺得是更值得難過的現象。試想如果有個法國工藝家,能燒出媲美故宮收藏的青瓷,受邀來台灣展覽,他只能說法文,一切仍將行禮如儀不是嗎?
【轉貼自 趙君偉@Facebook】
看到這篇文章,我一定要發表一下我的意見,畢竟我是TOEIC 955的英語達人,請大家一定要認真看待我的意見。
我非常敬重吳寶春,第一個原因是他的麵包很好吃,第二個原因是他和他的母親有極為強烈的連結,第三個原因是因為他出錢讓他的員工學外文。
但是對於這篇文章,我有一個非常有意見的地方,就是當他站在台上卻不會說英文時,他心中想「我真的覺得好難過,自己像個啞巴一樣,站在這個夢想的舞台上,卻不能表達我的想法。」我真的很想跟吳師傅說,如果你要具備在國際大賽的舞台上、面對來賓、評審侃侃而談自己麵包理念的英語能力的話,你可知道你要在你成長的過程當中失去多少東西?要在台灣這個非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,把英語練到能夠解說自己的理念、介紹自己的麵包,其難度絕對不亞於烤出一條好吃的法國長棍麵包(順便一提,吳寶春的法國長棍麵包真是好吃到難以言喻,快去買一條來吃)。所以,英文不好其實沒有什麼關係的,反正有翻譯嘛!面帶微笑地告訴翻譯你的理念,他會幫你處理的;如果翻譯得不好,大會不是也幫您處理了嗎?
英語不好是一種狀態,它不是一種錯,它不是一個需要夜夜反省檢討原罪。
我認為,如果英語不好,從現在開始努力去讓他變好就好了,不需要去回顧自己的大半人生,悔恨自己當初沒有學好英文;想要學好英文,要付出許多時間精力,也許反而會讓我們失去現在手中許多珍貴的東西。例如:做出好吃麵包的技巧這一類的。
說來說去,我教過的國中生其實是非常聰明的,不論是蘭嶼的或是鹿野的學生,他們其實非常清楚明白:英語不好,不會怎麼樣的。如果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錯了,沒有關係,從頭學好就可以了,如果你覺得自己40歲開始學英文太晚,那麼14歲就開始學英文對你來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。
有些事現在不做,這輩子機會還多的是,不要杞人憂天了!
看到人家吉他彈得好,後悔當初沒有好好爬格子;
看到人家文章寫得好,後悔當初沒有好好閱讀;
看到人家籃球打得好,後悔當初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想;
看到人家跑步跑得快,後悔當初沒有早起練間歇;
看到人家……
啊你現在開始不就好了!
多益英語測驗網站原文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