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04, 2015

紀錄片《蹦火》◎周文欽


小時候住在漁村,村內有飛魚工廠,專門生產比口香糖還要硬韌的飛魚卵,村尾則是一個迷你的灣澳,用水泥築起的堤防,你從旁邊可以看到一個鋼筋混凝土建起的戲臺,還有一間媽祖廟,隱約想見昔日的風光,傳統漁村該有的元素都具足了。我大抵生存在所謂農魚牧末世的年代裡,對於捕魚方式即便沒有知之甚詳,三腳虎、拖網釣等名詞也未陌生,但「蹦火仔」這種特殊的漁業型態,我直到三十歲某日偶至金山吃海鮮,才幸運目睹。

四艘蹦火漁船(杓仔),它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產業賴以為生的工具,船頂懸的臭油管、網䍛,更是港邊人家在討海長日裡揮之不去的記憶。謝家二哥謝智揚已經年逾半百,感嘆道:「經營蹦火漁業靠自己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的,一定要靠很多人分工合作,經營蹦火漁業的困難就在這裡,不然很多人想經營。一艘蹦火船(杓仔)不是你一個人會就可以了。它需要火長,還有操網師(舉杓仔),還有船長(扶船仔)。這三個比較重要,這三個如果缺一個,你就很難經營,最主要是火長,火長現在很少了。」

【影片簡介】
周文欽一種即將消逝、罕為人知的傳統漁法「蹦火捕魚」。 在凡事講求快速效率的現代,蹦火仔捕漁法因缺乏效率且一年只有約四個月的漁期,因而現已勢微。一群年過半百的歐吉桑,與全球僅存的四艘蹦火漁船,一段辛苦的海上拼搏,描繪了歲月的洪流中,蹦火漁業在面對漁穫商業用途及大環境的改變下,小人物們如何尋求生存之道。

【小知識】
磺港是臺灣全島採用叉手網(抄網)漁法的先驅,在早期,此漁法傳進本鄉,相傳是日據時期保正許明耀的祖先從中國傳來,由四人乘竹筏、或五人乘木造支那船持竹製火把誘捕魚群。此漁法與『討罾仔』頗多相似之處,主要漁獲物亦大致相同,但本漁法僅需一艘船便可單獨作業,屬於抄網類而非敷網類,機動性頗高。

早期,此漁法在本地俗稱『杓子船』。中期,主要是因為漁民利用燃爆臭油(煤油)的方式來集中魚群,但因亮度不足,後期,再演變為以電土替代。漁民先以手電筒燈光尋找、確定魚群位置,再打開活栓,使先前溶於水的電土產生乙炔氣,順著導管噴出、點火產生「強光巨響」,此漁法因而被稱為「蹦火仔船」,待集中的魚群躍竄出水面吃火,即以叉手網撈起。

此漁法只在夜間進行,早期固定自農曆三月二十三日《媽祖生》當天開始作業,至八月中秋為止,現今大都在端午出海至白露結束。漁場由淡水、富基、草里、濆水、跳石、罟寮至野柳、瑪鋉等處,距岸三浬之沿岸區域,有時亦遠至基隆市區之八斗子,及瑞芳之鼻頭角一帶,近些年來大都在富基、草里、濆水、跳石、罟寮至野柳,漁獲以青鱗仔為主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