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18, 2015

這一幕,是你的伊卡利亞海/鳥人(Birdman)


雷根.湯馬斯(Michael Keaton飾)是個知名演員,二十年前因演出科幻動作片「鳥人」三集名噪一時,但卻拒絕接演第四集。他將首次在百老匯執導一齣舞臺劇,改編自作家瑞蒙.卡佛(Raymond Carver)1981年的短篇小說《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》,媒體形容他這次自導自演舞臺劇,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「過氣的超級英雄」。

距離正式演出只剩三天,劇組照例發售了預演的票,但在這兩次的預演場裡卻問題不斷,先是主要男演員遭吊燈砸傷,臨時替補的演員麥可(Edward Norton飾)屢屢在觀眾面前情緒失控,雷根更在登臺發現自己的女兒珊珊和麥可關係曖昧,心情大受打擊……

在明快的敘事風格下,導演採用了壓迫性極強的手法呈現畫面,全片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長鏡頭直視演員,手持跟隨的流動影像,讓觀眾幾乎無法閃躲劇中角色釋放的情緒張力。背景音樂則以爵士鼓作為基調,彷彿隨著主角雷根的心跳起伏,時而靜默無聲,時而劍拔弩張,把原就緊繃的情境堆疊得更加搖搖欲墜。

星期日, 1月 04, 2015

紀錄片《蹦火》◎周文欽


小時候住在漁村,村內有飛魚工廠,專門生產比口香糖還要硬韌的飛魚卵,村尾則是一個迷你的灣澳,用水泥築起的堤防,你從旁邊可以看到一個鋼筋混凝土建起的戲臺,還有一間媽祖廟,隱約想見昔日的風光,傳統漁村該有的元素都具足了。我大抵生存在所謂農魚牧末世的年代裡,對於捕魚方式即便沒有知之甚詳,三腳虎、拖網釣等名詞也未陌生,但「蹦火仔」這種特殊的漁業型態,我直到三十歲某日偶至金山吃海鮮,才幸運目睹。

四艘蹦火漁船(杓仔),它代表的不僅是傳統產業賴以為生的工具,船頂懸的臭油管、網䍛,更是港邊人家在討海長日裡揮之不去的記憶。謝家二哥謝智揚已經年逾半百,感嘆道:「經營蹦火漁業靠自己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的,一定要靠很多人分工合作,經營蹦火漁業的困難就在這裡,不然很多人想經營。一艘蹦火船(杓仔)不是你一個人會就可以了。它需要火長,還有操網師(舉杓仔),還有船長(扶船仔)。這三個比較重要,這三個如果缺一個,你就很難經營,最主要是火長,火長現在很少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