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日參加一場推廣無障礙生活的公益路跑賽。比賽中有項活動,是邀請目力良好的參賽者,蒙上眼罩跑三公里的距離,體驗視障選手比賽的心境;這讓我想起前陣子由漸凍人協會發起的「冰桶挑戰」,前者是以外物遮蔽雙眼,後者是藉由低溫刺激肌膚,透過感官的仿擬,讓一般人體驗身障或罕病者的處境。
類似的活動通常宣傳效果良好,但我們不能高估這些行銷噱頭的影響力。當身體或心靈擬作某種自己從未經歷過的狀態時,或許帶來衝擊,但衝擊能否轉化成與那些受折磨者同樣比例的正向能量,成為改善生活的助力,我是抱持困惑的。
同樣的疑惑,也在參與聲援社運行動時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