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7月 26, 2014

明日的田地已然荒蕪--《冰毒》

觀看《冰毒》,心情像跟著男主角一步一步踏進不復返的迷宮。

男主角原是跟老父種庄稼維生的小農,因為賣菜給盤商的價格始終趕不上飛漲物價,父親狠下心對兒子說:「去找點別的工作吧!」於是他們賣掉家中唯一稍有價值的「動產」,一頭黃牛,換來一輛中古摩托車,做起接送旅客的行當。

人來人往久了,小農夫(現在是小車夫)結識一名返鄉奔喪的女子「三妹」,三妹早先被賣到四川奉節,和當地的丈夫育有一子,這次因為祖父過世回到緬甸,想就此留在家鄉陪伴母親,並且賺點錢把留在中國的孩子接回身邊。但一個孤身女子能找到什麼工作?最後她決定鋌而走險,透過小車夫接送販賣冰毒。

在映後座談中,導演特別提到電影裡著墨比較少的農田鏡頭,指出緬甸在全球化浪潮底下,農業政策也面臨大規模經濟作物導向的問題,不斷追求更高的單位產量的壓力下,批發價格卻無法合理的反映出農民高價購入農藥、化肥的成本,導致願意務農、可以靠務農維生的人民越來越少--這何嘗不是臺灣已經走過,即便今日也仍在前進的道路?

劇情片畢竟不是紀錄片,即使是紀錄片,也只能反映導演拍攝、剪輯後的觀點。

然而《冰毒》的劇本取材,濃縮自導演、男主角王興洪從小到大在緬甸生活所觀察到的鄰居、親戚、朋友日常。編劇是利用兩人主觀下的真實回憶,構築起整部電影的時空,它不能代表整個國家的發展狀況,但卻映射出資本經濟成長中,某些族群逐漸凋萎的生存想像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