卯峯延秀,澳水澄清
星期六, 10月 14, 2017
出色的黑色喜劇--《大佛普拉斯》
衝著「中島長雄」的攝影,莊益增、陳竹昇挑大樑的演出卡司,林生祥打造的配樂,我根本不能錯過這部《大佛普拉斯》。
如果說《一路順風》讓你看到的是以筆直公路貫穿地貌風景為脈絡的台灣,這部《大佛普拉斯》將透過千絲萬縷的細線--名曰階級利益--編織出另一種我們都很熟悉、卻不見得喜歡談論的社會樣態。
閱讀更多 »
星期五, 5月 20, 2016
吾家有弟初長成
早晨手機震動,收到母親傳來相片,弟弟捷睿一身西裝筆挺,準備出發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。我看著螢幕中的那個相差十五歲,未脫稚氣的臉龐;忽然驚覺當初那個在我讀高中時意外降臨家庭的小傢伙,現正面臨大學聯考的挑戰,也早已超過我認識他的年齡。
小睿不知道我有一封未寄出的信,寫在他的幼稚園畢業典禮之後。
閱讀更多 »
星期六, 2月 27, 2016
一段查緝私酒的故事
我對二二八事件的印象全然是間接得來。
幾年前訪問一名出身台中的年長企業家張阿公(化名),彼時他已將事業交給兒孫輩,皈依佛門,在女兒陪伴下清閒度日。會有那次訪問機會,是他偶然對社長提到:「想欲寫一本回憶錄,有關退休之後的心境轉變。」
和受訪者碰面前,原以為是一樁平凡的公關合作,不外隱惡揚善云云。等到實際接觸,用臺語寒暄兩句,張阿公開口便說:「我讀台中工業學校兮時陣,因為糧食短缺,住宿生三頓攏是醬油澆白飯,我煞佮同窗in覕佇學寮內,提實驗室酒精燈煮白菜湯……」
我像童話糖果屋裡的小孩,被張阿公口中的一串串故事細節所吸引,不知不覺的走進他所居住的那片記憶森林。
閱讀更多 »
星期六, 6月 20, 2015
那棟叫做「龍腦」的釘子戶
原文連結:
龍腦。開示。釘子戶
民主政治有時候會比人頭,但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人多的挾去配。
如果今天79:1的多數罷凌可以成立,那麼現在台灣總共約有2345萬人,原住民人口約23萬,非原住民和原住民的比例大概是100:1;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座島嶼,豈不更有資格決定同一塊土地上的居民,「該配合多數人的利益,搬離他原本的家」?(過去也真的這麼做了)
閱讀更多 »
星期六, 5月 16, 2015
夢抑未過去--紀錄片《末代叛亂犯》
一九八七年,時任臺灣總統的蔣經國宣布解嚴,這件事情在臺灣歷史上無疑是個關鍵點,但社會風氣的轉變,要等到五年、十年之後,人們漸漸熟悉所謂民主自由的空氣了,才會有所改變;甚至有更多屬於專制國家的遺緒,是到今天還沒有改變的。
我很喜歡導演在影片開始所說:「臺灣人的解嚴跟分手一樣,都是需要練習的,練習怎麼去適應自由意志的生活。」
閱讀更多 »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